徐敏金:真情为民,做百姓信任的“兵支书”
社会能见度
2022-08-10 17:01
原创

来到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社区,你或许会发现有位喜欢在街边“晃悠”,经常穿着红色马甲,脚踏一双黑色布鞋,拿着本子和笔找居民聊聊天的人。莫怪,他其实是守护一方的三联社区党委书记徐敏金。

1996年12月,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徐敏金,饱含对军人的崇拜,不顾家人反对穿上军装踏上“绿皮”火车,南下深圳投身部队。1999年12月,徐敏金毅然放弃退伍返乡从医的机会,扎根深圳基层。23年时间,徐敏金身在基层,践行一名退役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解决多年民生问题

建设“明星级社区”

徐敏金的基层治理能力,是在基层艰苦岗位“磨”出来的。“我部队转业后,担任过保安员、消防员、应急队员等工作,知道民众最迫切想要的是什么。”徐敏金说道。而他这一“潜能”彻底被“激发”出来是在2015年被调任吉华街道怡翠社区党委书记期间。

2015年6月27日,徐敏金永远记得这难忘的日子。那天是他刚赴任中海怡翠社区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第一天。可还没踏进社区工作站,眼前的一幕就让他心头一惊——200名社区居民手拉横幅,聚集在工作站门口,“敲锣打鼓”喊着维权。原来,该小区水管老化、渗水严重,但物业公司采取的是分时段供水方式来避免损耗,导致用水困难,给居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居民与物业公司多次沟通解决未果,于是便有了这一幕。

仔细了解来龙去脉后,徐敏金认真分析了问题,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搭建起居民、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各方的沟通桥梁,组织小区近4000户居民改选业委会,重新引进口碑很好的物业管理公司,申请优质水改造项目,从根源上解决居民的用水问题,同时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这番操作,让居民很快知道社区来了位厉害的“兵”书记,徐敏金也深得居民信任。

为了尽快熟悉社区情况,他连续数月以办公室为家,全面启动“5+2”和“白加黑”工作模式,带领党委班子成员每天24小时轮班为居民服务。在他的领导下,几年来,中海怡翠社区优质水工程、地下消防管网改造、社区公园建设等重大民生项目落地开花。社区从10年前一个寂寂无名的普通小社区,成为了现在龙岗区的“明星级社区”。

做一线“贴心人”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如果说中海怡翠社区居民看到了初出茅庐的徐敏金过硬的基层治理能力,三联社区居民则看到了一个党委书记“外地郎”成了本土发展“领头雁”。

2020年11月,徐敏金服从组织工作安排,调任三联社区党委书记,两个社区虽一路之隔,情况却大不相同。

三联社区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东部,社区管辖面积为3.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3万人,流动人口占了90%,结构复杂、道路闭塞、老旧小区规划滞后,正处在大片区的建设发展期,城市更新、郊野公园建设、道路规划落地建设中。

“要到群众中去,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地办事。”自从进入社区管理岗位,徐敏金就经常告诫同事,要用脚步丈量社区,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来到三联社区后,面对全新的挑战,他充满激情,每天穿行大街小巷、山河边,两个月就磨破了一双崭新的牛皮鞋。鞋子磨得多了,也倾听到了居民的真实声音,经过周密的调研,徐敏金找到了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症结,并带头拟出了一幅社区发展的蓝图。他创新打造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需联民意,问计联民智,问效联民心”的“三联于民“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了三联片区的道路建设、社区公园建设、内涝防治、城中村综合整治等热点、难点工作开展。

“部队熔炉的磨炼,让我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我把这种情怀带到地方工作中,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地对待。”这是徐敏金的格言。连续当选龙岗区两届人大代表近5年来,他用自己总结的多听、多看、多想、多学、多干的“五多”履职法则,时刻关注民生难点、痛点、热点问题,先后领衔提交各类建议案18件,参加各种视察和调研活动近200次。这位脱下军装的“兵”支书,真正成为一名群众信得过,愿意与他倾诉心声的“民心代表”。

深圳晚报记者 涂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