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穿山越岭,电流奔涌不息。45年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下称“深圳供电局”)始终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从点亮改革“第一盏灯”,到托举起全球首个“超充之城”,从“快用电”到“用好电”再到“用绿电”,在45载澎湃春潮中,交出一份“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高质量答卷。

【电力先行】
扛牢保供首责
“十四五”期间,深圳最高用电负荷连年创新高,从2020年的1913.62万千瓦增加到2025年的2401.12万千瓦。2024年,深圳以1214.9亿千瓦时的电量,支撑起3.68万亿元的GDP;负荷密度达1.18万千瓦/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据统计,今年深圳电网最大日供电量达4.92亿千瓦时,比1979年至1982年整整4年用电量的总和还多。
“十四五”期间,深圳电网变电站总数突破370座,成为全国第五个最高负荷突破2000万千瓦和供、用电量双双突破1000亿千瓦时的城市电网。同时,深圳供电局面向“20+8”累计为“20+8”新兴产业集群新建变电站18座,完成全市519个重大项目送电,送电容量平均增速超15%。深圳供电局推动实现“两个1000万千瓦”清洁电跨越山海而来,让未来深圳绿色发展更有底气。今年,藏粤直流工程将开工,建成后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西藏清洁水电、光伏电力超过200亿度电,助推大湾区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升级。
【创新领航】
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福田区,国内首条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稳定运行,输电损耗仅为常规电缆的五分之一左右,关键装备100%国产化,填补了城市核心区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国内空白;电力行业首个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落地深圳,首批12个业务领域292个“数字员工”岗位图谱、75项成果正式“持证上岗”,让电网运维从“人海战术”迈向“数智驱动”。
“十四五”以来,深圳供电局累计斩获国家级、省部级、权威行业级科技奖励168项,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685件,41项核心技术跻身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助力深圳供电局全面建成深圳超大城市数字电网,在能源电力行业率先构建“城市+电网”全景可视模型,实现“一日尽览鹏城塔、一键巡遍鹏城变、一图纵览鹏城网”,发布全国首个超大城市数字电网评价体系,打造全国首个超大城市电网全电压等级自愈体系,85%的故障停电用户在1分钟内可实现自动复电,数智化程度全国最高、世界领先。创新,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
【绿色转型】
绘就低碳画卷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文“推广绿色充电桩”,深圳供电局随即在全国率先上线“绿车充绿电”服务,首批11座示范站实现100%绿电供应,新能源车主在任一站点累计充够1000度即可领取专属绿证。
绿电不止流向车轮,也流向千行百业。在深圳,企业采购绿电、绿证需求不断扩大。2023年,全国首家获政府授权的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在深圳成立,目前已累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超1200家重点企业,撮合绿电绿证交易总量超680亿千瓦时,绿电交易用户数居南方区域各地市之首;光明燃机、东部电厂二期相继并网,深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升至90.0%。
此外,国内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在深投入运行使用,虚拟电厂不产电、不建厂,就靠一套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把充电桩、光伏、储能电池、空调等分散的用户负荷资源整合起来,并通过市场化机制加以柔性调节,从而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弃风弃光,促进新能源消纳,让深圳的每一度电都更绿色更低碳更智慧。目前,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实时可调负荷超100万千瓦,最快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达国际领先水平。
【服务升级】
打造最优体验
深圳供电服务已连续14年位居全市40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第一、连续3年全省第一;2024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仅7.5分钟,优于伦敦、纽约;深圳“获得电力”指标自2019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启动以来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特别是全市2172个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每年为企业节省电费超30亿元;185个城中村用电安全整治,人均供电容量提升65%;这些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全面提升市民的用电获得感。
8月6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与深圳供电局联合启动“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围绕“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政企协同化、信息透明化、全景数智化、生态多元化、品牌国际化”9个方面推出27条举措,同步发布“快用电、用好电、用绿电”三大用电营商品牌,以数智创新和绿色发展锻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让每一次办电、每一度用电都成为这座城市对全球标杆的郑重宣示。(袁晔 李开欣)